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世界冠军棋手李世石还不是最刺激我的——这种刺激过于短暂,真正使我长时间极为触动的,倒是Uber 。

1.我已“身无分文”地生活了半年

我是资深Uber 爱好者,除了地铁,我只使用Uber,并且坚定了不买车的信念——我对小区里散步的空间成了巨型停车场深恶痛绝,有时候甚至站出来和车主斤斤计较那硕果仅存的草地,告诉他们,这是咱们最后的一点点草坪了,能否请您不要碾压可怜的小草?多数时候,车主都表示抱歉,并立即把车开走,在小区道路的牙缝里寻找空隙把车塞进去。

因为没有买车,我不能开车送父母去购物、去医院就诊,这时我鼓动他们也和我一样成为Uber 爱好者。父母亲很快学会了使用Uber ,父亲很开心地告诉我,这比他工作时养着专职司机还方便,随叫随到,不受牵制,不需要考虑去办事时,司机该如何打发无聊的等待时间。

而我最喜欢Uber 的一点,是它的自动结算和电子支付方式。我已经“身无分文”安然无恙地生活了半年。这半年来,没有去过银行,没有去过ATM 机提取现金,也几乎过了半年出门不带现金的生活——唯一一次身上有现金,是春节期间的红包。

假如系统上点不到Uber,而的士刚好开到你面前,也许我会由于赶时间而上了的士,但下车时,我也不掏出钱包,而是要求司机允许我使用微信支付。

中大校园里的小卖部,一开始没有微信支付,老板说,我连微信也没有啊。他甚至宁愿叫我赊账,也一副食古不化不为所动的样子。

过了几天,我恰好去他隔壁的复印店打印东西,发现人家的桌子上贴着硕大一张二维码,我扫描支付之后,果断转告小卖部老板。“隔壁老王家”的榜样力量果然威力无穷,次日,再次光临小卖部,老板神秘地掏出一张打印好的A4纸二维码,预设我是一定要微信支付的了。

电子支付让我远离了令懒人讨厌的纸币,我最怕收拾零钱了。我的钱包曾经乱得令人发指,不同面额的纸币总是缠绕在一起,从来没被撸直过。

如此喜欢电子支付的我,却从来没有使用过银行的网银,理由是下载安装插件太烦,U盾更是讨厌。

Uber是人工智能一个简单有趣的例子。它甚至改变了社会的一项重要的阶层划分标准:有车族不再代表所谓中产或精英。开着豪车做Uber司机究竟算蓝领还是白领?无车是否就代表生活水准中产以下?未必。未来会有更多高管、CEO放弃养专门的司机,而使用快捷的Uber。

车,不再是身份的象征。搞不好,无车才是身份的象征。

2.人工智能:“单一知识型员工的就业浩劫”?

人工智能无所不在,这些日益傻瓜化的技术实际上就是人工智能的初级应用。所谓人工智能,大概就是专为懒人而生,让人得以从机械繁重的日常事务中摆脱出来,获得更多闲暇。

问题在于,人们有没有条件享用闲暇。谁来享有闲暇?人类的阶层会不会进一步两极分化?

美国社会评论家Jeremy Rifkin在其出版于1995年的《工作的终结(The End of Work)》一书中,曾经预言:“更复杂的软件技术将使人类文明更接近于一个几乎不需要人力的世界。”另据《金融时报》今年年初报道,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议上,人工智能加剧失业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计算机科学家们纷纷表示,智能机器将很快在各个经济部门取代人类劳动者,造成大规模失业。

在人类历史上,新技术的出现淘汰旧工作并不新奇。不过,人工智能革命不同于工业革命的是,它可不仅仅是替代体力劳动的工人和骡马,而是连同大量的知识型工作智能型工作,有人甚至称这是“知识型员工的就业浩劫”。

也就是说,过去受技术革命影响最大的是蓝领工人,现在受技术飞跃进步影响最大的还将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白领、一部分学科的知识分子。

有人提出,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除了造成一批人失业,也在催生新的工作岗位。不过,来自硅谷的软件企业家Martin Ford在其2009年出版的著作《未来之光:自动化、技术发展和未来的经济》(The Lights in the Tunnel)一书中提到,由技术带来的新工种,只是就业率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福特指出,未来将有超过5亿个工作岗位,程度不同地由运行在计算机上的软件替代。10年之内,这其中的很多岗位很有可能销声匿迹。

“很快,机器将在绝大多数领域超越人类。”美国得克萨斯州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计算机科学教授摩西·瓦迪(Moshe Vardi)表示。

想象下这样的世界: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访问熟悉其学习风格的个人导师,以便提高学习成绩;机器人可根据你的描述判断病情,以便医生为你提供更高效迅捷的诊断;在你下达指令前,出租车已经知道你身在何地,你何时需要到达某地等。

这就是Uber联合创始人、独立创业家奥斯卡·萨拉查(Oscar Salazar)描述的未来世界,他认为人工智能将帮助我们实现这些愿景。萨拉查对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乐观,他计划在未来5到10年间,向人工智能领域大量投资。(据美国Business Insider)

有意思的是,这位创业家自己上下班就在使用Uber,每个工作日准时从位于切尔西的办公室回到位于下曼哈顿的家中。他还认为,未来将会由无人驾驶替代司机,但模式仍然是Uber ,系统甚至能够准确预测用户的使用习惯,提前为他安排行程,如果没有按时上下班,则临时选择取消预订。

萨拉查说:“我认为最好的互动就是没有互动,最好的技术就是看不到的技术。”

过去,人们以为计算机只是拥有强大的记忆和计算能力,现在通过“阿法狗”的科普,人们知道了,原来机器竟然还能下围棋,而且不是靠穷尽式的机械计算法则,而是依赖于强大的案例推理能力。也正因此,科学家创业家们预言,“知识型员工的就业浩劫”(我把它修正为“单一知识型员工的就业浩劫”)即将来临,包括目前社会地位颇高、广受青睐的职业,诸如医生、律师、消息报道型记者、单一知识传授型教师。

3.人工智能远景:珍视那些区别于机器的“人类性”

粗略描述了一番人工智能前景。或许,工薪阶层最关心的,大概是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该怎么办。并非每一个人都是财力雄厚的投资家、智商超群的发明家,打工者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目前赖以生存的谋生技能未来还能立于不败之地么?家长们关心的则是,今天培养孩子的模式,究竟是帮助他们适应未来世界还是阻碍他们?

这个问题本来很直截了当,显然,就是那些区别于机器的人类特质,那些机器干不了的活,人的作用会尤其突显。不过,细究起来,却没有那么简单,这是因为,技术的发展在加速回报当中,除了少量专家,普通人难以判断,究竟人工智能能走多远。

从逻辑上来分析,或可判断,会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高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譬如当下很多人动不动就惊呼“人类智慧最后的堡垒坍塌了”,什么我们已经制造出有情感的机器人了,在高估的这部分人那里,人类即将被全面取代甚至灭亡;一种是低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和可能侵蚀的领域范围之广,认为人工智能还远着呢,只不过是科幻世界的想象,对现实生活发生颠覆性作用是下一代人的事情。

撇开这两种极端认知,我们可以大致地想象人工智能即将对社会生活及人类文明产生的影响。

如果无法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作出准确评估,起码,我们可以划出一块领地,就是“弱人工智能”最不可能企及或最后抵达的那些人类特质,这个范畴,即人类最可能葆有也最难以被机器所取代的——有研究者称之为“人类性”(human-centric)。

在这里,“弱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区别于“强人工智能”。但我并不同意有些哲学家、科学家定义中的“强人工智能”,他们把利用“网络神经”拥有了所谓“学习能力”的诸如AlphaGo视为强人工智能,也不同意Nick Bostrom的“超级智能”定义,他把拥有了意识主体能力的“准人类”与拥有复杂推理能力的机器人混为一体,均归入“超级智能”,这混淆了“强大的弱人工智能”与拥有意向性(intentionality)及主体感受内容(qualia)的“强人工智能”。

那么,什么才是人类最可能与机器的吞噬抗衡的能力呢?

人的情感、意识涌动、艺术创造力、道德判断力乃至对生命意义系统的建构,这些,应当是机器最难以企及的内容。对应的学科,文学、艺术、哲学等等古老又基础的学科,或许会比数理化有着更强的“人类性”。

4.在机器人领域,“道德哲学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部门”。此外,“跨学科跨行业”或将成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核心竞争力

不是有人说,人工智能会下棋不算什么,会写小说才算牛吗?人工智能当然可以写小说,但当人们都知道那是程序时,小说艺术的意蕴消失殆尽。艺术创作亦然,大家或许都看过某些商场里摆放的自动弹奏钢琴,没有人会特别心动,但如果在大街上看见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流浪艺术家表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才能时,人们会驻足停留。

而哲学为什么变得如此重要?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学教授Stuart Russell认为,在机器人领域,“道德哲学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部门。” 这是他在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的观点,在他看来,避免机器的不当使用威胁人类的生存,就应该考虑如何把人类价值变成可编程的代码,把人类的道德转化为人工智能语言。

但这不是说科学知识不重要,人工智能爆发时代,科学当然重要,而且非常重要,重要到应当成为常识——也就是成为一种用而不知的思维工具。除了程序开发者,日常生活中,人们将需要更健全的科学素养。

由于人工智能的交互作用,可以想象,在未来,斜杠青年(关于斜杠青年,参见我早前文章,见本期延伸阅读)会比“单一知识型员工”更加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跨学科跨领域全浸透特质。

达到智能时代科学基本素养要求并在使用人工智能过程中获得解放的塔尖那一类人,将会拥有更多闲暇。这时,他们的生活便会呈现为更丰富更高阶的精神需求:更细腻更浪漫地追求情爱体验,更富激情地追求艺术创造的无功利目的,更为开阔和跨学科地观察分析社会状况,更具执行力地投入社区自治和社会自组织的人际联结(注意不是人机互联)当中,更深刻系统地在沉思中审视人生的意义……

当人机联结能为我们做更多事,让人摆脱更多事务性的纠缠时,那种线下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反而会获得一个爆发增长的空间。当然,这可能是一个两极分化的趋势:即一部分人会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从而削弱线下人际交往的欲望;另一部分人则反而更加珍视那些拔掉机器端口、关闭WiFi的心灵交流、肢体互动。

你期待成为哪一种人?更浪漫更细腻还是更麻木更粗糙?

如果我们想要在人工智能的大爆发未来中成就自己更完整的“人类性”,那么,今天的无论是儿童教育还是成年人的自我成长,可能都要注入更多的情绪感受力、心理自控力、道德判断力,把那些阻碍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人为因素尽可能地排除。

版权声明:图片及文字版权所有。欢迎朋友圈直接分享,媒体机构、网站、自媒体转载需联系作者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盗用者,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联系方式:本账号微信私信。微信号pengxiaoyun-talk  名称:彭晓芸

 
话题:



0

推荐

彭晓芸

彭晓芸

65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曾供职南方报业、时代周报、凤凰网、央视经济频道等媒体,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生。 本人原创作品,如有商业用途(包括纸媒、电视、网站、移动客户端)转载,须经本人授权同意并支付稿酬。 联络方式:微博私信或微信公众平台留言。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