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

并不总是把公号文章发在微博,原因就是懒,多一次排版多耗费一点时间,时间太宝贵,保持懒的最好办法就是:随意。

什么时候多做这一道工序,无定律。如有必要,请关注我微信公众号(pengxiaoyun-talk  ),可第一时间阅读新文章。当然,原则也是“随意”。


学区房泡沫终将破,该还随迁儿童一个公道了

北京市教委25日深夜宣布,2017年,北京幼升小将继续扩大多校划片,并将通过“随机摇号”的方式确定具体学校学位。 有不少媒体惊呼,学区房要白买了,学区房要贬值了。

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我在2013、2014年的微博曾经发过系列评论,始终认为,这种教育资格捆绑是经不起正义拷问的,学位房的高溢价是政府给的,政府也随时可能拿走。

彭晓芸

搞卫生的钟点工阿姨看起来很年轻,却有一个八岁大的外孙。前天,我问起读书的情况,一听,大为震惊,阿姨的女儿女婿在广州打工,外孙入读的是广州近郊的公办学校,一个学期要交八千块学费。

八千块?!我叫起来。阿姨,你们真是好样的,再穷不穷教育,真舍得投入。但是,阿姨,这是政府亏欠你们的,这个学校是一个公办学校,应该免费地给您的外孙读的,不该交学费的。

随后,我把广州最近启动的流动人口子女积分入学的消息发给阿姨,让她回家给女儿女婿,对照政策,看看他们是否符合积分免费入读广州公办学校的条件,如果能够办到,就千万别花这个冤枉钱了。

留守儿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最惨痛的代价。赞美中国模式的张维为等人不会承认这个问题。

教育投入太少太少,城市资源高度集中,只重质不提量,各种重点公立学校投入倒不少,但那是满足体制内成员福利的,满足城里买得起学位房的有钱人的。要买房要有户口,子女才能读书,这是对进城打工的农村人极度的剥削和不公平。 

据媒体报道,新版《广州市房屋买卖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将向全市推广使用,其中,“是否占用学位”将被列入卖房条款,合同还细化了纠纷赔付条款。这意味着义务教育与房产的捆绑进一步制度化。

学位房买卖纠纷不只发生于二手房市场,一手房市场同样常常因学位配套问题而引发争议。一桩一手学位房纠纷发生于知名地产品牌万科旗下广州楼盘,业主们抗议广告承诺的省级公办学校不过是番禺某村级公办,指开发商涉嫌虚假广告宣传。

在维权业主的追踪查询下,他们发现,来自教育局的红头文件上写着“市桥中心小学只负责协助筹办及管理,办学主体仍然是南村镇。”业主们据此认为这是“省级承诺,村级事实”,指开发商关于小学学位的承诺是“欺骗”、“说变就变”。

客观地说,这些纠结于“省级”“村级”学校的家长们过于迷信挂牌和政府评级了。就算现在政府下达红头文件指定这所学校就是省级学校,按照教育的一般规律,这种“生源组成”、“师资水平”、“校长办学理念”都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新学校,无论政府给定什么级别,第一批就读的业主注定是“小白鼠”,优劣几乎无从谈起。

然而,饱受“学位房”困扰的刚需一族哪里顾得上仔细考察学校的历史、研究教育的规律呢,在很多焦灼万分的家长们那里,只剩下跟着政府指挥棒走这一条“捷径”。于是,政府评级就成为家长们手捧的“红宝书”,购房时按图索骥,一切围绕著名学位而行,开发商也热衷于打着配套优质学位的广告来吸引刚需买家。

很多家长非常计较究竟是省一级还是市一级,却把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抛之脑后----诸如同样水准的师资,遇上不同的生源,很可能结出不同的果子,所谓“南橘北枳”。

将义务教育的资格与受教育人父母的房产、户籍等等密切关联起来,一方面是教育投入的长期欠债导致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当下的这一代年轻父母对教育过度的焦虑使得他们在狂热地抢夺所谓“优质”教育资源。

广州这么大,所辖十区两市,可是一谈到“学位房”,有很多家长奋不顾身地就是要往越秀区挤,仿佛不买越秀区就不叫“学位房”了似的。这背后是把教育全然交付给学校的“名校依赖症”在作怪,也是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分配没有注意区域均衡所致。

政府方面最新的政策方向是不再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进行评级,尽量让师资在各区之间流转起来,缓解教育资源过分集中的局面。

然而,形式上把评级和重点的牌子摘了,却没能在一夜之间改变家长们对重点学校的迷信。在广州最热门的亲子网站上,关于“学位房”的讨论总是最热闹,很多家庭为了购得一个心水学位房,可谓是砸锅卖铁,倾尽全力。更别说北京那动辄看上百套学位房的虎妈了!

盲目拼学区房的家长说到底是不相信自己的教育能力,更相信概率。

塞进重点学校,升重点考上名校概率就高,但他们看不到为了拼这个概率毁掉的一切:全家的生活质量、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创造性、孩子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孩子的人格养成...为了短期目标牺牲长远利益不在少数。

很多家长只考察学校的政府评级,很在乎究竟是省一级还是市一级,很多家长只在乎升学率,却丝毫无所谓教育理念。只能说,这种要求的家长,是需求层次最单一的群体,最容易满足的群体,根本不需要花大价钱买学位房,高中时把孩子送入高考工厂批量生产考试高手,比现在就投资学位房划算多了。

很多人担心公办没有重点了,教育质量平均化了,就没法给孩子择校了,还担心如此更加扩大贫富差距,问题是,现在公办教育重点学校就搭配一个天价学位房,你以为就没有贫富悬殊问题吗?

该做的,恰恰是让公办承担教育的机会均等和保底功能,让体制内红利消失。

中国泡沫最大的是房子,房子里泡沫最大的是学区房。

有些人疯狂买学区房,实际是鸡肋,因为学区房的价格很大一部分是附加在房子之外的,随时被政策拿走的。(不被政策拿走的,房子本身的价值是交通的便利性、房子自身的户型结构、社区的容积率、生态环境等等,如近地铁、低密度、朝向好之类)

这种一窝蜂局面的形成,与中国的教育和阶层流动依然遵循高度同质化的单一目标息息相关:上好大学才能找好工作,上好大学得从上重点小学抓起。教育的目标被缩略到剩下“升学成绩”这一项,而阶层流动的渠道也被窄化到只能拿“名牌大学”当敲门砖,舍此无他途。

如果意识到权力之手已经产生了这么多窄化阶层流动路径的负面作用,那么,政府所需要做的,不应该是继续强化资源分配的捆绑策略,也不该滥用行政权力对资源的优劣划分等级,导致民众盲从消费“学位房”,而是亟需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资源的二次分配上来,改变当前的“学位房”扎堆现象,使得教育的机会均等不至于成为一句空话。

实际上,广州市公办中小学的改革已经开始了,省一级市一级的评级牌匾已陆续摘除,接下来是师资的流动,均摊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再用公共资源留给权力部门和校长们寻租了。这第二步的力度如何有待观察,但方向是走对了。

花高价钱买学区房的人要小心了,公办学校作为公共资源被小部分人把持的垄断时代将很快过去,到了还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一个公道的时期。

本文部分内容曾发于2014年6月5日《南方日报》广州观察栏目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欢迎朋友圈直接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博客网站机构镜像使用,公号、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授权转载、盗用者,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联系方式:本号微信私信:pengxiaoyun-talk

​​​​
话题:



0

推荐

彭晓芸

彭晓芸

65篇文章 6年前更新

曾供职南方报业、时代周报、凤凰网、央视经济频道等媒体,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在读博士生。 本人原创作品,如有商业用途(包括纸媒、电视、网站、移动客户端)转载,须经本人授权同意并支付稿酬。 联络方式:微博私信或微信公众平台留言。

文章